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及软件系统构建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等。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系统及应用软件开发,web应用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行业算法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从事计算机相关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一部分毕业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基于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突出物联网工程设计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培养的专业特色,在培养适应物联网高速发展的需要,掌握物联网工程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工程素养,了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具备物联网系统分析、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同时具备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信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通信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物联网控制、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计算机、物联网相关行业从事物联网项目设计与开发、软件设计与开发、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IT项目设计及管理等工作,一部分毕业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一步攻读物联网及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特色,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敬业精神、遵纪守法意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计算思维能力,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知识,分析、设计和构造软件工程问题的求解方案和算法;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实践和项目组织经验;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项目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软件产业高级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结构、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网络及其计算、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软件服务与外包、信息产品与服务、政府部门、金融服务等信息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数据管理,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以从事软件技术相关的研究或教学工作。就业岗位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计算机系统工程师、信息技术培训师、信息咨询师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科学、数据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所需的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及数据科学家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备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具体社会行业或领域进行开发、研究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继续学习或其它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致力于培养毕业生能够从事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大数据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大数据研究、咨询、教育培训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数据科学导论、概率与随机过程、大数据统计学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管理理论与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大数据系统基础、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与实现、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爬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可视化等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等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社会急需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较强跨领域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大数据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以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应用操作能力而拥有更为广阔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大数据系统架构、大数据系统分析以及大数据研发、管理、维护、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也能在互联网企业从事数据分析师、数据架构师、算法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工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统计学等方向的研究生;国外高校具有较为宽泛的对口专业,毕业生也可继续出国深造。




网络空间安全
培养目标:基于“厚网络空间安全理论基础、强网络安全专业实践、重科技创新能力”的专业特色,以网络安全、密码学、信息系统安全三个方向为培养重点,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能够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得到严谨的工程训练和思维训练,具有一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背景,能够从事网络安全系统设计、安全产品开发、产品集成、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攻防技术、网络漏洞扫描、网络入侵检测等。
就业方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十分广泛,毕业生可就职于网络安全部门或头部网络安全企业;可就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通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可就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电信、传媒等行业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安全教育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或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技术方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旨在培养具有分析、研究、开发、设计能力的区块链方向应用人才。培养员工具有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理论知识、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区块链技术相关基础原理、专业知识、基本方法、主要技术;能够设计、集成、管理、部署区块链系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区块链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P2P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区块链技术原理、智能合约开发、区块链应用实践等。
就业方向:除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就业方向外,还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互联网、软件、信息安全、金融、社会治理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技术维护及相关管理等工作。目前区块链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亟缺,就业前景非常好。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或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基于“重思维、强实践,以知识自我建构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专业特色,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计算机学科和网络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备信息与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分析与解决网络工程问题的技术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适应未来信息网络社会的人才需求,胜任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化服务、网络工程管理、互联网等领域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通信原理、路由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区块链技术、互联网程序设计与项目实训、网络系统管理与集成、网络综合布线与维护、云计算、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课程。
就业方向:网络工程专业近三年升学率持续提高,员工获得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众多国内知名院校录取攻读硕士学位;员工就业率、薪资收入均位于同期毕业生前列,毕业生多就职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头部互联网企业,从事互联网应用开发、数字化服务等领域工作。据麦可思公司针对bwin的毕业生目标达成与职业发展评价报告结论显示: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度评价为91%,毕业生的通用能力达成度为94%;绝大多数毕业生薪资水平和工作待遇远高于平均水平,并且本专业毕业生在各用人单位的评价普遍较高,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拥有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很快地融入到开发团队中。从满意度数据可以看出,专业员工毕业后在互联网相关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和上升空间。




